28日下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行庆祝搬迁浦东十周年大会暨首届工程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首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成为学校在新的起点上的又一重要发展标志。 原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任周禹鹏、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周绍、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原上海市教委主任张伟江、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俞国生、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原市教委副主任薛喜民、原市教委副主任王奇等出席了庆典。 典礼上,市教委副主任印杰充分肯定了二工大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在应用型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与继续教育等不同领域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特别是搬迁浦东十年来,学校充分利用所处区域优势,不断拓宽产学合作、校社联携、国际交流的办学途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不斐成绩。希望二工大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加强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更加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内涵质量的提升,为上海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唐周绍说,二工大入驻浦东以来,为浦东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二工大以搬迁浦东十周年为契机,继续探索深度的校区合作和校企合作,凝练特色,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能级的提升。 据介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一所有着光荣传统的学校。自搬迁到浦东金桥地区十年来,学校趁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之势,挟浦东开发开放之利,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不断探索特色发展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变化,2002年9月整体搬迁入驻浦东。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1年获准成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2年9月,首批环境工程领域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方向的32名工程硕士研究生已顺利入学。 目前,学校已成为同时拥有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虽层次规格不一,形式内涵各异,但学校始终坚持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在不断探索中寻求并形成特色发展。 十年来,学校主动适应上海和浦东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学科结构布局。目前,31个本科专业覆盖工、理、管、经、文等5个学科门类,全面对接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现有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市教委重点学科3个。环境工程和艺术设计是学校升本后确立的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环境工程作为学校优势学科不断得到发展,已成功申请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曙光计划、联盟计划等多个项目,承担了国家关于电子废弃物的立法、政策、标准的制订及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研发和产业规划项目。艺术设计这一特色学科近年来成绩斐然。 在学校搬迁浦东十周年之际,按照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要求,来自全国各地的32名学生成为学校首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成为学校在新的起点上的又一重要发展标志。学校将以实施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为契机,进一步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提高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浦东的二次创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